社交障碍儿童干预效果不佳的原因
(前言)一些有社交障碍的儿童家长表示,尽管他们带孩子参加了许多社交培养课程,但效果并不理想。经过分析,我们发现,这往往是因为以下2个因素
一、家长容易忽视互动反应障碍对孩子社交能力的影响
如果孩子在互动反应上出现障碍,例如对呼唤没有回应,缺少目光对视,或注意力过于专注而难以转移,这实际上是大脑注意调节的异常或障碍问题。这将严重影响孩子的社交表现,长期来看更会制约社交能力的发展。通常,需要对孩子的视听感知反应机能进行系统的科学训练,消除这些视听互动方面的障碍,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孩子的社交表现。有一部分家长,孩子视听感知出现了明显的障碍问题,但并有意思到,仅依靠一些社交互动技能的培养课程干预,而没有对视听障碍进行必要的调节干预,是很难取得明显效果的。
二、家长选择儿童社交障碍的干预技术不合理
不久前,一位家长询问我是否可以使用PCI技术来干预孩子的社交障碍,之前也有家长要求使用ABA技术对孩子的社交障碍问题进行干预。这些要求本身没有问题,但实际上,每种技术体系都有各自擅长的领域。今天,我想为各位家长分享当下最常见的4类干预技术体系及其擅长范围。
第一类是ABA技术,它采用正向激励和负向惩戒的干预策略,更倾向于适合低功能孤独症儿童或缺乏基本互动反应的社交障碍儿童。
第二类是RDI(即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疗法),包括其衍生版本如地板时光和前面家长提到PCI技术等。这类方法可以简单理解为:通过循序渐进地发展儿童的内在社交动机的干预策略,更适合于那些已有一定互动表达能力社交障碍儿童。
第三类是针对影响儿童社交发展,其他必备核心能力障碍的矫正干预。着包括上篇文章提到的:比如对听而不闻表现的儿童的听觉注意训练,对缺乏目光对视儿童的视觉注意训练,对注意力难以转移儿童的注意训练等。这类基于内在能力提升或者障碍消减干预有很强的针对性。
第四类是心理干预技术,这类技术更擅长消减儿童的情绪问题和心理压力,促进儿童情感理解、情感表达,培养儿童社交发展的内驱力。
以上这些干预技术体系在儿童社交障碍领域,都有着各自的擅长领域和成功案例,当然它们也都有着不足和效果不确切的案例。在科学上,并没有定论高低,只能说适不适合孩子当前状态的干预需求。如果家长朋友没有充分判断儿童社交障碍方面的具体特质和发展阶段,而是限定某一种技术,可能会错过适合当下孩子问题的最佳干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