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早期发音家庭训练指导

在发音前,需要训练孩子的基础能力包括那些项?

一方面,需要孩子有融合性

另一反面,需要有模仿能力,包括安坐,注意力,大动作,精细动作,以及口部动作:吹、咬、咀嚼等。

1.不会张嘴:通过模仿口部动作来完成,家长帮助孩子,用手指打开嘴巴,发出啊的声音,立马进行强化。孩子的行为一点一点塑造出来,

孩子喜欢大喊大叫:个人技能不足,不会口语,会出现自我刺激行为,个人技能在提升一点之后,个人刺激行为会减少,要把孩子时间利用起来做干预,不要让孩子闲下来,不要处于没事干的状态。

2.孩子建立仿说的步骤是什么?

单音→有意义的单音→叠音→有意义的叠音→词汇→有意义的词汇→三字词→短句

技巧:

(1)不会发字词怎么办,例如:想发“拿”的音,会发n,会发a,再让孩子慢慢连在一起发na

(2)孩子有好多音不会发?对比拼音表,将会的音记录下来,不会的也记录下来。在不会的里面挑简单的先教。如果孩子不会发p、zhi的音,就先练习发p。

3.怎样说得更清晰?

发音不清晰孩子咀嚼能力不太好,不吃硬的东西,在家里可以吃一些硬点的食物来帮助孩子提高发音清晰度,口部动作模仿,提升舌头灵活性,通过行为塑造来强化发音清晰度

4. 孩子发音不清晰,声音特别小,气息不足,怎么办?

一方面,还是从孩子的技能入手,例如,吸气,有一些辅助,吹纸条,一吹就有声音的笛子。

检测孩子的气息,可以用吹泡泡,测试孩子吹的力度。

咀嚼能力,吃硬的东西。

家庭常用的工具:海苔,饼干,纸条,吸管等

另一方面加上有助肺活量的运动。

如何引导孩子发声?

1.口肌训练:提升口部肌肉灵活性,稳定性,持久性,有助孩子发音。

发音不连贯:气息不足,通过大运动提升气息,行为习惯,进行塑造,每一次说的比上一次连贯,立马进行强化。连贯性与身体相关,行为相关,语言塑造。

2. 利用发声玩具

给孩子玩有声玩具,让他辨别并记忆不同及相近的声音,增强区别和记忆的能力。孩子学会了就收藏起来,过段时间再拿出来。

0~1岁的婴儿有段咕咕期及牙牙学语期,尤其在他心情愉悦时,这时家长就可以和他一起玩,并且模仿他的声音。也可搭配肢体动作比方说拍手、挥手、点头,增加他的记忆力。

3.多沟通

经常给孩子讲日常的一些分享,生活中的趣事。孩子听不懂就慢慢逐字逐句解释给孩子听。用非常夸张的语调讲故事给孩子听,语气和动作配合起来,表现的夸张一些。其实教孩子学说话也是一门艺术。在教导过程中父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把握住要点,让父母和孩子都能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彼此的沟通更顺畅。

4.把握关键期

3岁之前是孩子语言学习的关键期,家长不可错过最佳时期!

 

专注儿童发展    静享心灵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