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游戏治疗”的关键点

        游戏的特性和功能:游戏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现象,是儿童喜爱的、主动参与的活动,是儿童反应现实生活的活动。游戏具有自发性、自主性、虚幻性、体验性、非功利性的特点。由自发性和自主性综合表现出来的自主控制是游戏的最内在本质。儿童由于身心发展的需要迫切要找到一种自主控制的感觉以达到消除不能真正融入现实世界带来的紧张和自我保护的目的。正由于游戏具有以上特性和功能,游戏才能作为了解个体内心世界的心理治疗手段被广泛采用。它既可以应用于以游戏为生活中的主动活动的儿童,也可以应用于始终在内心世界存在一个儿童的自我的成年人去发掘个人内心的活动。特别是早期经验、潜意识层面的内容。

       游戏治疗开辟了一条儿童心理治疗的有效途径,儿童游戏的自我表达特性使得它能够表露儿童的情感,起到释放和宣泄的作用。与此同时,心理治疗师借助游戏为中介与儿童沟通,建立良好的咨访关系。这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儿童心理治疗或咨询中的两大难题——如何更好的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如何使儿童主动参与到心理治疗中来。

        游戏治疗以心理治疗理论为行动指导,强调移情、共情、指导等心理技术的应用和温暖、尊重、具体化、即刻性等心理特质的作用。在游戏治疗过程中通过游戏给儿童创设一种温和、信任及完全自由的环境,让儿童在游戏中察觉自身存在的问题,挖掘自己的潜力从而发生内心世界的变化。游戏治疗重在通过游戏解读儿童的内心世界,注重儿童内心的真实表达。

        游戏是虚幻的,因而表达不为社会规则或成人规则所赞许的行为、情感和想法是较为安全的并能够宣泄产生消极体验的心理能量。在游戏治疗中治疗师通过游戏所表达的教育意义能被儿童在意识层面或潜意识层面所理解和接受获得真实、丰富的情感体验与感悟,这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社会赞许倾向。

         游戏是自发的、自主的,因而是非强迫性的。游戏治疗赋予儿童较大的游戏自主权,儿童可以决定自己做什么游戏,停止或继续游戏。儿童在游戏治疗中有阻抗时,他可以决定是否继续做这个游戏。在游戏中让儿童体验和加强自主控制感也是游戏治疗的目标之一。目的在于通过真实而强大起来的自我去建立自信、解决生活中的具体困难。

专注儿童发展    静享心灵陶冶